台化董座洪福源:Q2優於Q1!下半年審慎樂觀 明年完成AI模擬工廠

by | 6 月 18, 2024 | 品觀點-財經

台塑四寶之一的台化,今天舉行股東會,董事長洪福源表示, 第二季屬傳統旺季,預期輕油、石化及塑膠品價格觸底反彈,市場慢慢向上轉好,加上台化第二季沒有排定大型歲修,預估合併營收將優於第一季,售量、售價皆會增加。

展望下半年,洪福源認為,若地緣區域衝突能控制,原油及能源價格維持穩定,預估石化品及塑膠價格可趨於穩定,因此審慎樂觀看待。

有股東發言質疑,台化營運表現不如以往,公司表示與市場需求不振、產能過剩有關,看不出來經營團隊的因應策略。

對此,洪福源回應,台化還是賺錢公司,在如此艱困環境下,今年還賺得比去年多,今年還會比去年改善,股東對台化股價下滑有疑慮,「對於股價,台化無法管控,經營管理絕對是強而有力,至少規劃到2030年,目前賺得少,主要是大陸大量在世界各地傾銷,這塊台化無法控制,但想辦法減少衝擊,所以做差異化,不賣大陸,而是賣到全球各地;不賣一般產品,賣差異化產品。未來碳中和、ESG、循環經濟有完善架構,希望股東跟台化共同努力達成目標,經營團隊也會盡全力達成目標,經營團隊雖不能說世界第一,但至少是名列前茅」。

洪福源說,各個產業都會發生位移,紡織業已經位移,半導體未來也是,石化產業正在進行,但台化不像日本韓國放棄石化產業,台化會繼續努力。

對於中國取消第2批共134項ECFA關稅減讓,洪福源表示,台化只剩2項,已經是名存實亡,但還是有影響,每月影響5千噸塑料銷售,必須要銷售到其他地方。

洪福源說,以PC(聚碳酸酯)來說,被課徵反傾銷稅,稅率16.9%,後來降到9%,現在又加上6.5%,又變成15.5%。

不過,洪福源(如下圖,記者李錦奇攝影)強調,台化還是賺錢,靠得是差異化、交期、客戶信賴。

台化股東會也完成董監改選,包括王文淵、王文潮、王文祥、王瑞華,以及洪福源、呂文進等人。

回顧去年,洪福源指出,去年中國大陸新增產能持續投放,供給端過剩,需求雖有些成長,但無法吸收過剩產能,在同業競銷下,價格走低,「售價差」年減378億8730萬元;另外通膨依然存在需求低迷影響下,台化為了維持營運利益採取產銷調節,產品汰弱留強,致銷售量減少93億8973萬元。

整體來說,台化去年合併營收3326億 1953萬元,年減472億 7703萬元,衰退12.4%,不過營運利益比前年好轉,稅後利益85億4852萬元,每股稅後盈餘1.46元,分配現金股利1.25元。

洪福源說,今年農曆年後,需求仍然不如預期,下游接單遲緩,客戶持續去化庫存致影響市場表現,致營業利益不理想,幸好投資利益改善,加上寧波營運改善,且芳香烴產品在下游聚酯高開動率下,維持不錯的利差,第一季整體營運仍有利益,比去年第四季進步。

洪福源說,台化的芳香烴生產整合,苯乙烯、PTA的加工成本都是領先同業,具有相當競爭力,可是卻贏不了產能過剩,削價競爭的紅海市場,為了永續經營,必須改變策略,推動產品差異化和營運轉型。

在產品差異化方面,去年推動「做精、做廣」,不以市佔率為優先考量,跳脫紅海巿場競爭,推廣產品到全球超過八十個國家,重視產品的差異性,包括產品認證、品質與交期穩定、及時技術服務,在這個策略上,台化雖然不再全產全銷,但得到客戶信賴,今年會做得更精,做得更廣。

在營運轉型方面,去年在公司部成立「轉型開發專案組」統籌並協助各事業部,主要方向:

一、配合碳中和的節能減排和能源轉型:
全球2050碳中和是共識的議題,台化推動節能減碳超過了20年,而且績效明顯,2020年比2010碳達峰年碳排放減少30%,宣示2030年以2020年為基礎再減25%,各解決方案已經形成並立案推動,除了節能之外,運用新技術回收各廠的低階能源,達到能源轉型目標。以麥寮SM廠為例,2027年全廠就可以完全使用回收蒸汽,不需公用廠供給蒸汽。

二、為了地球永續推動的資源回收:
資源循環已是地球永續的主流,台化塑膠再生PCR產品需求日益增加,耐隆回收海洋廢棄物,利用化學方法裂解再生原料己內醯胺循環使用,是業界領先技術,成品是品牌廠商追求ESG的首選,需求也逐年增加。後續開發rSM、rPC已經在先導工廠階段,另外芳香烴副產品低碳氫氣,將純化供給有低碳需求的氫用戶。

三、緩和能源衝擊發展綠能及微電網開發:
2000年台化和前嘉南水利會共同投資水力發電,目前已經擁有23MW,也持續和供水業者合作開發,沙鹿自來水廠700KW 水力發電,今年底將完工上網。太陽能光電陸續開發,海內外各廠已上網及規劃建設中目標100MW。基於綠能的時間性,電網的峰谷已經是不同以往的新型態,削峰填谷管理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間,台化將會在電力使用研發管理技術,福懋青埔加油站「充電樁微電網系統」,今年5月初已經建成啟用,會持續精進研發,另外新港廠工業用電「電網、電力智慧管理系統」也自行研發建設中,投資逾10億元。

四、精進數位化管理:
運用AI技術,今年度將完成各部的營運智慧管理,明年將完成各廠AI模擬工廠,使工廠控制智慧化,化工事業群更將完善跨部營運管理。自明年起要利用生成式AI,開發部份業務自動資訊形成,例如設計、預算等,提升員工效率及工作品質。

五、尋求新的事業:
過去台化有許多自行開發的石化項目,如PTA及PIA製程、CPL回收、AMS製程等,面臨必須再度轉型,能源產業是重要的議題,今後這個方向是本公司的新目標。

[臉書留言]

-